top of page

共讀學語言

Updated: Apr 6



增加孩子語言發展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與幼兒一同閱讀,且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也是相對重要的喔!

這篇文章我們將討論與孩子一同閱讀的好處,以及在各個階段適用不同種類的書籍,這篇文章適合6-7歲以下,或是語言能力還在發展中的孩子!



為什麼共讀那麼重要?

增進親子關係

共讀是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紐帶的好方法。共讀提供雙方分享故事、學習新事物和進行有意義且高質量對話的機會,也助於創造親密感和共同經歷,尤其在壓力或轉變時期更加重要。


加強社交情緒

共讀還可以幫助孩子改善社交情緒。孩子閱讀有關情感和人際關係的故事可以鼓勵孩子思考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的情緒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培養對周圍人的同理心和理解力,從而學習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此外,共讀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自我表達和表達情感,與家人、朋友、老師和其他同齡人建立更牢固的關係。


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

親子共讀有助於提高兒童和成人的注意力和注意力。閱讀為會刺激大腦並鼓勵它深入思考正在閱讀的內容,所以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書中呈現的概念和想法。


增強語言能力及讀寫萌發

與幼兒一同閱讀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幫助他們增加詞彙量,和發展語言能力並提高他們的理解力,也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當孩子通過書籍接觸新單詞時,他們更容易將這些單詞納入自己的詞彙中。透過共讀也可以增進孩子們萌芽的識字能力,提高之後閱讀流暢度及寫作能力,更在往後的學業上表現更為出色。


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共讀還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當孩子閱讀故事時,他們可以想像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場景和內容,鼓勵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解決問題能力。


不同種類的書本


布書/厚頁書

布製書適合接觸書籍的嬰兒一個很好的選擇,由軟布製成可以讓嬰幼兒安全地用手、嘴巴探索,不用擔心受傷。它們柔軟、耐用,可清洗。此外,布製書通常有鮮豔的顏色和簡單的設計和聲音,可以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感官和認知發展。

等稍微長大一點之後到了幼兒和學齡前年紀,厚書頁能讓孩子們更容易自己翻頁,也較不容易被損壞。厚頁書可能會呈現簡單的故事或概念,配有鮮明、可愛的插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鼓勵他們與書籍互動。



圖片書

簡單的圖片書具有明亮插圖和極少文字的圖片書適合嬰幼兒。除了視覺刺激,圖片書也能提升早期幼兒語言發展,圖片書中的插圖也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新的詞語和概念,尤其許多圖片書都以種類區分(e.g., 交通工具,動物)。

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可以先讓寶寶從指認開始(e.g., 來找找鴨子在哪裡?) ,然後用形容的方式來讓寶寶指出物品(e.g., 喝湯時用的什麼東西啊?),也可以簡單地讓寶寶命名。

注意:不建議連環炮式的一直問寶寶問題喔,共讀應該是要親子一起享受的互動。



互動性質繪本

互動式繪本非常適合那些喜歡透過實際操作學習的孩子。這些書籍讓孩子在閱讀中透過觸摸、翻頁,音樂,等等互動的元素,得到各方面感官的刺激,學習新概念或理解故事內容,讓孩子在閱讀時能更專注,並對閱讀產生興趣。



兒歌童謠韻文

兒童歌謠繪本適合幼兒,尤其時喜歡童謠、兒歌的孩子。童謠韻文通常簡短而重複,讓幼兒更容易學習和記住。這類繪本有助於兒童語言發展,包括詞彙、句型結構,甚至讀寫萌發。



相片書

在現今人手一機的社會,用照片紀錄生活是常態,許多家長會把孩子的照片集結成冊,作成相片書。孩子與家長也能一同創造相片書,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由於孩子已輕身經體驗過,透過自己的經歷可加強認知和學習,是很有趣親子活動!當孩子看著照片,能回想當時的人事物,能更理解其意義,也能增強參與感,並發展自己的敘事表達能力。相片書也是很好創造社交對話的機會喔!



故事繪本

等到孩子對故事產生更高的興趣,專注力及語言能力都更提升時,圖片故事繪本是很好的增加孩子語言能力的方式。

圖片故事繪本大多與圖片為主,有些許文字為輔,且含有故事情節,能大大加強孩子對故事內容,語言理解的能力,並慢慢開始了解基本的故事結構:開頭,中間,結尾。撇開詞彙,概念,句型等等,繪本還能激發思考,推論,及批判能力培養想像力和創意。也可以用重述故事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敘述表達能力!




如何與孩子共讀?

首先,請選擇適合您孩子年紀及程度的書籍。

若您孩子對閱讀還沒有太大的了解,還在探索階段,硬頁書會比繪本更適合。

若您孩子對歌謠特別有興趣,不妨試試童謠繪本。

在嬰幼兒階段,可以不用照本宣科地把書上的文字一一讀出,可以發揮創意,甚至讓孩子看看圖片,摸一摸,指一指,甚至用唱的都沒關係。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在培養對閱讀的興趣,盡量讓閱讀的時光是有趣輕鬆的!


使用我們之前常常說的各種語言技巧,避免大量問問題,可以用延伸,擴展的語言技巧。

例如:孩子指著太陽說「蟲」,家長可以說,「是的,有一隻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問問題時也可以多問開放式問題(例如,為什麼他要吃這麼多東西?猜猜看他等等要做什麼?),避免問過多具象具體,封閉式問句(例如,這是什麼?這是什麼顏色?)。


讓閱讀想成閱讀習慣,例如孩子在睡前有聽故事的習慣,漸漸在睡前就會養成閱讀習慣,進而對閱讀產生習慣。有些孩子在在年幼時,可能對書籍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可以讓孩子多多接觸及探索,即使一天只有幾分鐘,還是可以讓孩子翻翻書本,慢慢培養興趣和習慣。


孩子在六七歲之前是在學習如何閱讀 (learn to read),等六七歲過後就是透過閱讀來學習 (read to learn),許多研究指出好的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可能大大影響往後的學習成就。


總之,與孩子共讀,讓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是不僅能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加強親子關係,擁有各方面的好處!所以強烈建議各位家長將共讀納入您與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喔!


References:

  • Conner, J., Kelly-Vance, L., Ryalls, B., & Friehe, M. (2014). A Play and Language Intervention for Two-Year-Old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Play Skills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8(2), 221–237.

  • Laakso, M.-L. (n.d.). Prelinguistic skills and early interac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73.

  • Lusby, S., & Heinz, M. (2020). Shared reading practices between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in Ireland.

  • Murphy, K. A., Pentimont, J. M., & Chow, J. C. (2022). Supporting Children’s Language and Literacy Through Collaborative Shared Book Reading.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105345122210812.

  • Stagnitti, K., Bailey, A., Hudspeth Stevenson, E., Reynolds, E., & Kidd, E. (2016).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 of play-based instru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skills and oral language.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14(4), 389–406.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が読み込まれませんでした。
技術的な問題があったようです。お手数ですが、再度接続するか、ページを再読み込みしてださい。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