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閉光譜女性的診斷困境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目前自閉光譜診斷在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比例是 4:1 ,也就是每四位自閉光譜男性才有一位自閉光譜女性得到診斷。然而,這個數據真的反映了實際的自閉光譜人士男女比例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告訴我們: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以優勢為本的介入模式
以優勢為本的介入方法,強調的是我們如何運用個體獨特的優勢來克服挑戰、支持孩子的成長。
神經多元人士面臨的困難,應透過改變和重塑環境來解決,像是去除對神經少數群體的污名。同時,透過提供個體多種溝通方式、技巧和輔具,並找到他們最真實、自在的溝通方式。


自主性溝通
之前有一個個案,他是學齡的孩子,長期接受高壓的行為治療。 剛上課的時候發現他有些口語,可以仿說,父母苦惱他一直沒有主動溝通的行為,但是「引導他」或是「逼他一下」他都可以做到,但自主說的口語就是很少。 因為這位小朋友口語表達會因為當下的身心狀態有不一樣的表現,口語表達沒有這麼...


神經多樣性運動
在了解什麼是神經多樣性,以及如何以支持神經多樣性為導向來提供治療服務前,先來了解神經多樣性運動,這項社會運動是如何開始的。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才能建立一個更具有同理心,包容性和理解力的社會,讓所有的個體,無論是大部分神經典型的人們,或是有神經差異的個體,都能被尊重。


共讀學語言
增加孩子語言發展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與幼兒一同閱讀,且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也是相對重要的喔! 這篇文章我們將討論與孩子一同閱讀的好處,以及在各個階段適用不同種類的書籍,這篇文章適合6-7歲以下,或是語言能力還在發展中的孩子! 為什麼共讀那麼重要?...


遊戲中學語言
你的孩子會玩嗎? 他喜歡和其他的孩子玩嗎? 這次一樣不用一些專有名詞,而是想寫一篇淺顯易懂的文章,主要給照顧者作為參考,也有製作一頁小海報,讓治療師們都能分享給需要的人! 也有許多家長會問我: 「有什麼建議的玩具?」 「為什麼他什麼玩具都不玩?」...


日常學語言-洗澡篇
其實寶寶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日常中學習溝通。不需要一定要買什麼玩具,看什麼書寶寶才能學習,玩具教材都是額外的bonus,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溝通!這次的主題是如何利用每日洗澡時增強孩子溝通能力。
文內提供目標詞彙,概念,及使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4-6 個月嬰幼兒溝通發展
4-6個月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比剛出生的新生兒有更多的反應。 寶寶也在這時進入牙牙學語期。 整體來說,4-6個月的寶寶對聲音更加有反應,尤其是會發出聲音的玩具及物品(例如:烤麵包機跳起來的聲音),也會開始喜歡音樂,兒歌,甚至聽得出照顧者不同的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