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常學語言-洗澡篇


ree

許多家長告訴我: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和小朋友玩...」

「到底要買怎樣的玩具才能幫助他說話?」

「我教他說話,他都不學,一下就跑掉了!」

「所有的語言技巧到底要怎麼使用?」


這次不用一些專有名詞,而是想寫一篇淺顯易懂的文章,主要給照顧者作為參考,也有製作一頁小海報,讓治療師們都能分享給需要的人!


其實寶寶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日常中學習溝通。

不需要一定要買什麼玩具,看什麼書寶寶才能學習,玩具教材都是額外的bonus,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溝通!



ree

這次的主題是如何利用每日洗澡時增強孩子溝通能力?

這邊提供幾個大概的目標詞彙和概念,供大家參考。

服裝:衣服,褲子,內褲/小褲褲,內衣,尿布,襪子,鞋子/拖鞋,睡衣...等。

身體部位:臉,頭,頭髮,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脖子,手臂,手,手指,指甲,肚子,屁股,腿,腳趾...等。

浴室用品:浴巾,牙刷,牙杯,牙膏,牙線,毛巾,鏡子,浴缸,水龍頭...等。

動詞:洗,擦,沖,倒,裝,吹,拿,穿,搓,看...等

形容詞:濕,乾,燙/熱,冰,冷,髒,乾淨,臭,香...等。

時序概念:晚上,早上,傍晚,手些,先...再,然後,之前,最後...等。

每日看似平凡的洗澡時間,也可以有滿滿的語言刺激唷!



ree

在很久以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裡面敘述各種語言技巧。

裡面有提到平行談話,和自我談話,複習請點這

這篇文章會舉例如何使用。



ree

如果寶寶還不太會說話,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命名,評論,以進而增進寶寶語言刺激。

命名(Label) 及評論 (Comment) 的類型不侷限名詞物品,可包括動作,順序,甚至感觸...等等。

用多元的詞彙及簡單的句型來做示範 (modeling)。


ree

如果你覺得寶寶對單詞或是語言理解稍弱,可以先從增強理解開始。

寶寶通常會先理解名詞,再來動詞,形容詞,最後副詞...等等。

最基本的就是請寶寶尋找您所說的物品。

也可以稍微複雜一點,增加趣味性,把一堆物品疊在一起,或是把一些物品藏起來。

寶寶是否能聽指令是挺重要的語言理解指標。

可以先從一步驟,慢慢增加到二、三步驟...



ree

等寶寶開始稍微會開始訪說之後,你可以嘗試增加溝通機會。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

很多家長向我反應,孩子很會仿說,但卻不會自主溝通。

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我們有給予孩子機會自主溝通嗎?

還是他還在思考的時候,你就直接告訴他要怎麼說,或是逼著仿說呢?

你可以故意不完成日常的習慣,例如澡盆的玩具只放一半,停下後看寶寶的反應。

若寶寶若有所思,或是用肢體語言告訴你,還要更多玩具的時候,您可以引導他說「還要」。

依照不同的核心詞彙,你可以試著給予孩子長一點的等待時間,觀察他的反應後,再給予引導。


ree

當孩子有基本詞彙,能用簡單問句來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以下稍微講解不同語言程度的孩子,該如何引導。

是非題:

對於無口語的孩子,先從點頭搖頭開始。

對於能仿說的孩子,引導孩子回答回答是或不是。

對於有基本溝通能力的孩子,引導孩子說出正確答案。


選擇題:

對於無口語的孩子,先從手勢開始。

對於能仿說的孩子,引導孩子訪說出想要的物品。

對於有基本溝通能力的孩子,引導孩子自主說出物品名稱。


封閉式問句

對於無口語的孩子,會比較困難,可以先從手指開始。

對於能仿說的孩子,引導孩子說出答案。

對於有基本溝通能力的孩子,引導孩子說出較長完整的句子。


開放式問句:

這是最困難的問題類型。

主要是針對已經有基本溝通能力的孩子,家長可以協助孩子把句子說得更完整。



ree

當寶寶已經能使用單詞或是簡單的雙詞組合,就可以鼓勵寶寶使用句子。

當孩子能穩定使用單詞,就盡量引導孩子使用雙詞彙。

如果孩子能穩定使用雙詞組合,就盡量引導孩子使用三詞短句。

您也可以多加細節,讓語句更加完整。



ree

如果寶寶都不給予回應,也不跟隨你的指令怎麼辦?

加入他吧!

讓孩子主導遊戲,模仿他,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誰說鴨子只能在水裡游呢?也許在寶寶的世界裡,他希望鴨子能飛簷走壁呢!

先觀察孩子喜歡做什麼,然後等待孩子行動,用心觀察及聆聽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最後您可以選擇加入他,與他一起同樂,然後再使用上述一些評論及命名的技巧與他互動!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迷茫的家長,讓你們更能了解,應該如何使用這些語言技巧。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